精准机械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资讯

上海引领国产机器人迈向中高端

更新时间:2017-11-13

上海引领国产机器人迈向中高端

  作为机器人产业高地的上海,正在引领国产机器人迎头追赶,中国机器人企业与ABB、发那科等国际巨头的差距正在一步步缩小,奋力向中高端发力。
  关键零部件亟须实现突破
  数据显示,近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保持高速增长,去年全年生产机器人7.24万台,同比增长34%,远远高于制造业和工业的增速。今年1—9月,机器人产业保持快速发展,同比增幅高达69%。
  不过,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坦言,包括机器人领域在内的高端制造业领域,要进一步聚焦“两突破”和“三提升”。“两突破”是指,突破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;“三提升”就是要提升质量可靠性、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力。
  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戴柳认为,我国机器人产业亟须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,做深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行业应用。
 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,全球每万人中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数量为69,中国仅为49,对比日本、德国、韩国、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,中国差距更为明显。“中国机器人市场在未来10至15年内保持持续增长没有压力。”新松机器人董事长曲道奎表示。
  上海已成机器人产业高地
  在赶超国外机器人巨头的征程中,上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去年,沪上某家企业投入300台机器人替代操作工人,生产效率提升50%以上,企业成本也降低了30%,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案例。
  市经信委副主任戎之勤在论坛上透露的几组数据,彰显上海已然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高地。
  ——截至去年底,上海已有机器人以及系统集成相关企业百家左右,产业规模达220亿元,2017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34%。
  ——国内外巨头高度集聚,国际机器人“四大家族”瑞士ABB、日本发那科、日本安川电机、德国库卡悉数将中国总部设在上海。国内机器人“第一梯队”企业也纷纷登陆上海,沈阳新松在上海设立国际总部,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也在青浦紧锣密鼓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园。
  ——关键零部件自主突破成效显著。本市一批零部件企业逐步打破国际垄断局面,上海发那科关键减速器已批量化生产,新时达、沃迪等企业正加快研制最先进的控制系统,实现机器人大脑的自主化。
  ——产业链实现联动发展。目前,上海已经形成了机器人的研发、生产、系统集成、检测认证、服务应用等较为完善的全产业链。
  定位高端不盲目追求产能
  向产业中高端发展,仍是中国机器人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。作为行业领头羊的上海,机器人产业定位必须高端化,不会盲目追求产能和增速。“上海正在探索一条差异化竞争的创新引领之路:对于工业机器人,着力‘国际化开放、国产化提速’,对于服务机器人着力‘智能化创新,产业化加码’,对于特种机器人着力‘战略化布局,专业化应用’。”戎之勤说。
  目前,上海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结合,形成软硬一体化,以智能感知、智能分析和决策为重点,大力推进教育、医疗、安防等机器人研发,并推进转化。关键零部件方面,将继续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续力,从优化设计、装备技术等方面着手,全面提升高精密减速器、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、高速高性能控制器、传感器、末端执行器等五大关键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和批量生产能力。
  据市经信委透露,上海还将在人才引进、平台建设等方面完善机器人产业生态圈。比如,将机器人产业列入重点支持人才发展领域目录,积极争取千人计划等支持,吸引一批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团队来沪发展。平台方面,以机器人产业标准为引领,加快建设国家机器人测试与评定中心,积极参加国家行业标准制定。

首页 产品 询价 联系